当前位置:首页 >> 红路精神 >> 红路家训

冯仲云:教子“无声”胜“有声”

作者:    来源:    添加日期:2018-12-29

东北抗联名将冯仲云,对儿女期望之大,教育之严,儿女们体会弥深。但他从不说教,“无声”的教育却总能给孩子们以鼓舞,让他们有一种上进的力量。

一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冯仲云的大女儿冯忆罗。虽然未曾谋面,但透过电话,我依然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有着良好素养和家教的老人,她身上美好的人性和真情在闪耀着光芒。冯忆罗说,父亲对儿女很少说教,但我们每个人都深受他的影响,这种教育胜过了千言万语。

冯忆罗说:“父亲是我们一生的骄傲。他一生热爱祖国,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在东北抗联14年中,虽屡经困难,却不屈不挠地斗争,最终赢得胜利,他用毕生经历诠释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信仰的坚定,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也同样令我们为之自豪。”

“在我13岁的时候,很想参军。刚好新四军征兵,我就去报名了。当时征兵的同志因为我年纪小不同意,让我回去念书。我耍赖不肯走。他问我为什么要参军,我说参军,一要打日本鬼子;二是我爸爸在部队,我要去找我爸爸。”冯忆罗回忆道。

因为受父亲的影响,冯忆罗13岁成为一名新四军女兵。她要像父亲一样在战火中为国家、民族贡献青春和热血。

解放后,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兼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的父亲,始终放不下那些在东北抗联的老兵们。冯忆罗说,对于牺牲的抗联英雄烈士,父亲深感活下来的人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当时很多烈士子弟无家可归,父亲就提议创办了“东北烈士子弟小学”,把各地招收的烈士遗孤集中到烈士馆左侧的一座白楼。“在哈尔滨住的时候,家里总是有孩子住 ,最多时有30多个孩子,做饭得用像桶一样的大锅。客厅里都是床铺。

“这么多人吃饭开销很大”,冯忆罗说,“母亲就到处去借钱。即便是后来搬到北京,父亲仍坚持给那些抗联牺牲烈士家属寄钱,常常手头拮据。水利电力部领导为此给父亲特批了一笔钱,可父亲从来没有动用这笔钱。”

冯忆罗说,父亲对金钱、地位都很淡泊,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我们这些子女对于物质金钱,够用就行,也从来没有觉得父辈是老革命而觉得自己了不起。

冯忆罗的印象中,父亲话不多,但对儿女要求很严格,让她参加革命的同时,一定要读好书。父亲从来不和我们讲大道理,他把探望、照顾牺牲战友家属的任务也让我承担起来。这是最好的传承方式。

父亲去世后,冯忆罗也像父亲一样,去关心抗联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代。她也因此成为东北抗联迷,始终关注东北抗日联军史的研究情况,对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联专题”贡献很大。

1998年,一场特大洪水凶猛地冲击着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这是一场新中国成立后仅次于1954年洪水的灾难,哈尔滨等东北城市告急。冯忆罗说,那时,全家都心系抗洪,尤其是母亲薛雯整天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着洪水进展。我们这个大家庭还发起抗洪救灾捐款行动,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连父亲只有10岁和11岁的两个外重孙女都将压岁钱捐了出来。冯家后代们也通过多次捐款懂得了“爱国、爱人民”实实在在的含义。后来,母亲代表全家将多年的积蓄三万多元献给了灾区人民,我想这也是曾经从事水利事业的父亲可以宽慰的事吧!

1966年,“文化大革命”风云突变,许多老干部受到冲击,冯仲云惨遭康生、“四人帮”毒手,被关进监狱受到残酷迫害,不幸于1968年含冤去逝。冯仲云去世后,薛雯和其儿女都受到牵连,冯忆罗被抓进监狱,她的几个弟弟妹妹分别去了内蒙古和黑龙江插队。冯忆罗说,虽然我们一家经历了“文革”的苦难,但父亲奋斗一生的精神,已深深刻在了儿女们的心上。我们也造就了不怕困难,敢于拼搏,奋发向上的品格。在学习上、事业上,不懈拼搏。弟弟妹妹们都通过努力成材,有的在国内重要科研单位供职,有的通过自学后到美国攻读学位,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报效祖国做贡献,使父亲未酬的壮志由下一代实现。

冯忆罗老人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年我和弟妹几人还经常去很多地方给年轻人讲父辈们过去的革命故事,虽然我80多岁了,我仍非常愿意,只要我还活着,还能走得动!我希望年轻人能了解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逝者如斯夫,生者自当珍惜生命,努力拼搏,莫负青春!

时光变迁,岁月更迭。现在,他们的子女已有子女,薪火相传,已是二十多人的五代同堂大家庭。每逢节假日,他们就会到冯忆罗家中相聚,共叙亲情。在这个团结的大家族里,每个人也都在尽己之力传承弘扬抗联精神。

冯仲云夫妇之所以给女儿取名“忆罗”,就是为了纪念被暗杀牺牲的罗登贤同志(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先驱之一,东北抗日武装的主要组织、创建者)。而为了纪念东北这片他们战斗过的地方,他们还分别给两个儿子取名“松光”、“江华”,含义为“松江光华”。爱国热情与拳拳报国之心在孩子们的名字中得以呈现,也继承到了子女的血脉中,流淌成不朽的英雄之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