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路精神 >> 红路家训

孙万贵:国际交通线上的红色伉俪

作者:    来源:    添加日期:2018-12-29

   

   2018年9月20日,牡丹江市劳动监察局的孙继红局长随督察组走进了绥芬河市秘密交通线纪念馆的大厅,看完时长3分钟的关于秘密交通线纪念馆的视频后,不禁心潮澎湃,原来这是一条中共联结苏联的共产国际交通线,是一条建立时间较早、存在时间较长、发挥作用较大的秘密交通线,更是一条早期革命者追求真理、发展组织和矢志不移的红色之路。那么,这个纪念馆里是不是会有爷爷和奶奶的资料呢?抱着这样的期冀,继红在来到第五展厅的时候,眼睛不由得湿润了,爷爷奶奶、姑奶奶等人的照片和生平正悬挂在展厅正中间的墙壁上,赫然在目。她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和身边的同事,讲起了爷爷奶奶在烽火岁月中的革命经历……

   一、走上革命道路,建立交通站

“九一八”事变前后,爷爷的大哥孙万富因生活所迫,到敦化一家店铺当学徒,受抗日救国思想的感染,回到宁安后成为当地的反日会骨干,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一些地方工作。受大爷爷的影响,爷爷经常和村里的穷哥们一起去听抗日救国和俄国十月革命方面的演讲,开始积极参加抗日进步活动。1933年3月开始,爷爷被组织吸收为反日会会员,负责卧龙河后屯反日会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他动员奶奶丁志清参加了反日会活动,这对红色伉俪开始并肩积极投身党的抗日救国斗争。当满洲省委派到宁安负责反日会领导工作的罗云同志来到爷爷的家后,就经常有省和县里的同志在这里秘室碰头,汇报工作,交换情报。爷爷的家成为宁安中心县委一个重要的地下交通站。爷爷工作认真,机警,胆大心细,多次出色的完成送情报、护送同志的任务。1934年12月,经罗云介绍,爷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进入了抗联部队,走上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革命之路。

   二、救助革命同志,学习文化

一位叫王子英的同志来到家里走“亲戚”,爷爷孙万贵称他为表弟,还领着他前村后屯挨门挨户认识乡亲,让村里的老百姓都认识一下老孙家的“亲戚”。这样做一方面避免引起敌人的怀疑,另一方面也便于王子英在这里开展工作。可不久,王子英得了伤寒病。在这偏远的山村里缺医少药,爷爷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土药方,立刻在夜里举着松明子到西泉眼抓青蛙作药治病。
   王子英在爷爷家养病期间,全家人都行动起来了。我爷爷到东京城买来挂面,奶奶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做饭,我大姑也忙个不停地端水、倒尿,全家人的悉心照顾让王子英十分感动。看到爷爷奶奶都没有文化,王子英对他们讲,党的地下交通站是党的一份特殊工作,没有文化可不行。于是,王子英在养病期间,就开始教他们从识字开始学习。在王子英伤病好了离开时,爷爷奶奶已经能认不少字了,为参加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毅然选择任务,舍弃儿女

   那是一个深冬的夜晚,寒风刺骨,雪烟肆虐。党组织安排被日本兵到处抓捕的一位女同志到我奶奶家,就地保护。这时,敌人派特务和密探在各村屯四处出没巡查,也经常有敌人小股部队进村搜捕,情况万分紧急。奶奶将来人隐藏几天之后,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要求立刻护送来人到抗联部队。由于奶奶家已经暴露,奶奶也要转移归队。奶奶看着刚刚八岁的大女儿,眼里充满愧疚,却什么都不能说。她在孩子们都已经熟睡的时候,含泪为3岁的孩子喂了最后一口奶,悄悄和隐藏的女同志上山了。在这些天里,三个孩子在那天早晨醒来后见不到妈妈会怎么生活?母亲和孩子是心连着心的,她不是铁石心肠,她走的时候心在流血。作为交通员的奶奶心里很清楚:那个时候,进山到部队是需要几天时间,有时甚至要个把月。因为,敌人的围剿已经全面展开,部队随时随地都在转移,奶奶靠两条腿完成任务,艰难可想而知。奶奶只能委托下山有任务的同志转告亲戚一声帮助照看孩子们。后来,在一次行军转移行程中,奶奶路过家里。当时,在那几间趴趴地破草房里,几个孩子已经不见任何踪影,帮助照看孩子的亲戚由于敌人迫害也不知去向,奶奶的眼泪立刻流个不停,这次一别就是十多年的杳无音信,直到抗战胜利后才与流浪的孩子们团聚。

   四、受命赴苏留学,夫妻重聚

   1935年春,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周保中派人将组织派往东方大学学习的通知书交到了爷爷的手中,在与宁安中心县委书记李范五谈话后,和朱光到达密山,然后通过国际交通线进入苏联境内。苏联哨兵接上暗号后,就将爷爷和朱光送到一幢小木屋里,放下一些食物就走了。
   由于越过边境线那天突然下起了小雨,爷爷被雨淋了之后得了重感冒,开始卧床不起,身上和腿上全都浮肿起来。苏联人留下的面包、奶油一时又吃不惯,爷爷每天都陷入昏昏沉沉的状态。时间过去一周了,也没有见到人来接。后来,在朱光的照料下,爷爷的病情才逐渐有了好转,他们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世代相传。8月中旬,爷爷到达了莫斯科东方大学。

1936年,奶奶被派到苏联学习,她和表妹孙平徒步穿越森林,涉过河流,通过密山和虎林境内,来到了乌苏里江畔。奶奶和几个同志抱住一根木头,互相鼓劲儿和照顾着,渐渐力气要用尽了,有几次还险些滑下水去,头都被水淹没了,她又勇敢地咬牙将头探出水面,也不知道喝了多少口水才漂流到对岸。后经过苏联方面的安排,来到莫斯科,开始留学。这年秋天,在苏联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组织学员开展野营训练活动中,爷爷奶奶偶然相见,根据纪律却不能相认。后向组织汇报,才生活在一起,直到爷爷1938年回国。

五、服从组织分配,不忘初心

爷爷奶奶回国后都任职于中组部二科。爷爷被派到西安,任陕西办事处交通科副科长,奶奶作文件收发工作。
   驻陕办事处实际上是中组部二科的一个秘密交通站,利用18集团军公开名义作掩护,负责往晋东南、河南、兰州、重庆等地区输送干部,传递文件等交通工作。由于工作需要,爷爷还多次往返于解放区,经常深入敌占区,曾经遇到过多次危险,都被他机智巧妙地应对过去了,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40年1月,爷爷奶奶调到关中分区,在淳耀县建立秘密交通线。这年2月,组织又将爷爷调到新成立的中央农村工作委员会二处(国际交通处),任交通员。3月,又派到兰州、武威等地组建秘密交通线,并在兰州的黄家园开设一个小杂货铺,以小商贩的身份掩护这个交通机关,为迎接抗战的胜利不辞劳苦,默默奉献。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爷爷想到在东北遗失的三个孩子,拒绝了到中央军委工作的机会,提出回到东北工作的要求。经组织同意,先被分配到宁安县工作,后担任东北林业总局材料处副处长等职务。

    听完继红的介绍,在场的人静静的伫立着,陷入了沉思。时光流转80余年,工作在隐蔽战线上的红色交通员们,用他们的奉献和鲜血凝聚成坚韧不拔、英勇献身的抗日民族精神,在解放后依然初心不改,忠诚于党的事业。继红说:“我们几个孙子孙女从小就是听爷爷奶奶的故事长大的,还有大爷爷、姑奶奶的故事也在家族中传颂。我的爸爸孙诚在奶奶离家时刚刚4岁,在流浪期间成为出色的儿童团团长,工作后曾获陶家驹二级金盾奖章。我的妈妈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一名出色的白衣天使。我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在努力做抗联英雄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让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能给予新时代的人们以影响和启发。我相信:传承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只要活着一天,我就会把爷爷奶奶故事永远讲下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