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路精神 >> 红路人物

红路先锋——杨松

作者:    来源:    添加日期:2018-12-26

杨松, 原名吴绍镒,字又衡,1907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一个贫寒的小知识份子家庭。杨松自幼聪慧好学, 6岁入村塾读书, 10岁随父到武昌进高师附小读书。当时, 陈潭秋在该校任教, 并以此为基地开展革命活动。杨松通过父亲与董必武的关系, 认识了陈潭秋, 得到了他的直接培养和教育。

1921年

杨松考入武汉中学。这所学校是董必武、陈潭秋创建的, 师生思想非常活跃。他在董必武的指导下参加青年读书会, 阅读《新青年》等刊物上的文章, 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思想, 同许多先进青年一道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秋, 杨松到武昌高师附中学习。二七罢工发生后, 他在中共湖北区委的领导下, 全力支持工人斗争。由于他积极勇敢, 受到同学的信任, 被推选为高师附中学生会的领导成员, 曾参与组织支援京汉铁路罢工慰问队, 并参加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1924年春, 在陈潭秋的帮助下, 杨松和另外两位同学发起组织现代少年协社, 团结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思想。

1926年8月

杨松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2月底, 经共青团中央介绍, 杨松离开武汉前往莫斯科, 进中山大学学习。不久, 他在中山大学转为中共党员。杨松从中山大学毕业后, 因为成绩优异, 继续留校深造, 兼作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员和俄文翻译。

1934年后

日军加紧了对东北、华北的侵略, 东北的斗争形势更加困难严峻。中共吉东局遭到破坏, 部分山林队叛变投敌, 日军连续进行大“讨伐”。在这关键时刻, 杨松化名吴平, 受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的委派, 以满洲省委巡视员的身份, 于1934年7月由莫斯科经海参崴回到东北。他首先到穆棱县, 住在下城子区河西屯抗日老人姜结存家, 开始筹建中共吉东特委。10月初, 在姜家召开了有各县县委书记参加的吉东党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成立了中共吉东特委, 杨松任特委书记。会后, 杨松化装成乡村医生, 提着药匣子, 戴着眼镜, 留着八字胡, 穿着长袍、布鞋, 深入穆棱、宁安、密山、勃利、饶河等县工作。

杨松在牡丹江市工作期间, 经常深入到各地去调查研究, 吃、住和办公都在老百姓家里, 深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吉东的老百姓曾多次掩护过杨松和他的战友。一天, 他与一位同志在黄昏时通过日军封锁线, 被敌探发觉。敌骑追赶至大道的岔口, 向一牧童询问前面两个人向哪条路走了?牧童知道追的是抗日游击队员, 便给指了一条相反的路, 杨松两人才幸免于难。1935年春, 杨松与张林去马河检查反日会工作, 刚刚走进我党地下联络站黄晓英的家里, 尾随其后的七八名日伪军就杀气腾腾地越过了马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共青团员黄晓英急中生智, 巧妙地将日伪军领到东院, 接着全家人便忙着烧水沏茶做饭, 一边稳住敌人, 一边机警地将杨松和张林转移到村后禾场的麦秸垛里, 使他们又一次脱离了危险。

1935年9月下旬

杨松离开牡丹江市, 再次调到莫斯科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工作。10月11日, 他受共产国际的委托, 到海参崴主持召开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至第七军领导干部会议, 研究贯彻《八一宣言》及组成更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会议发表了由杨松起草的《东北抗日联军向关内军政领袖呼吁电》《东北抗日联军为华北事变告东北同胞宣言》, 代表东北3500万同胞和各地反日队伍向国民党将领呼吁马上停止内战, 枪口一致对外, 一致去武装抗日, 一致去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统一, 一致去保护中华祖国的领土完整。

1938年2月

杨松回到延安。10月, 他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代表, 出席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会后不久, 杨松担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兼宣传科科长。他常对同志们说:“我是从国外回来的, 对于国内的情况知道得很少, 你们是先生, 我是小学生。”这种谦虚的态度, 给周围的同志留下很深的印象。

杨松除在中宣部任职外, 还在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任教, 给在职干部上大课, 讲授中国历史、民族问题和联共 (布) 党史, 有时也教战士识字、唱歌, 给他们讲革命斗争故事。据当年在延安工作过的同志回忆:“杨松岁数不大, 但博学多才, 懂英语、俄语, 能讲政治经济学、古典哲学、中国历史和联共党史, 既有理论、又有实际, 我们都很羡慕他。”杨松在处理日常公务及讲课之余, 还致力于写作, 著有长达7万多字的《论民族》, 在《解放》周刊上连载;主编《今日苏联》一书, 介绍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他还与邓力群合编了近百万字的《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1941年5月, 党中央创办《解放日报》, 杨松调任总编辑。

杨松在东北从事抗日游击战争时, 由于环境恶劣, 患了肺病。后来经过在苏联的治疗, 已经基本痊愈。但是, 自从到延安以后, 由于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工作, 加之当时的营养条件很差, 又旧病复发, 身体很快垮了下来。1942年1月底, 杨松的病情加重, 连续吐血, 但他用手绢捂住口, 仍奋力支持工作。经过博古、张闻天等的一再敦促劝说, 他才答应到中央医院治疗。党中央十分关心杨松的病情,毛泽东曾两次亲临医院探望, 并拿出自己的100元稿费给杨松买营养品。朱德、贺龙、博古、蔡畅、叶剑英、关向应等, 也多次到医院探视, 嘱咐医护人员千方百计进行抢救。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 杨松的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病情越来越恶化。1942年11月23日, 杨松病逝。熟识他的人都说:“杨松是活活累死的啊!”他死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 把一生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闻事业。毛泽东送的挽联上写道:“杨松同志办事认真, 有责任心, 我们应当记住他, 学习他。”


0